自己買了閃燈, 但是卻無法好好地應用, 加上之前的文章圖已經不見,
所以向
翻譯者徵詢同意將文章轉錄到自己的blog中
另外也到原文作者的網頁將圖轉到自己的空間中來放!!
======================================================================================
前言:我的閃燈打得很糟糕,簡直是慘不忍睹。但是在很多場合一定要使用閃燈,
這下打得很爛會讓本來就很爛的照片變得更爛,哎呀呀,真是難過。
學習之餘,我想到有很多不像我一樣幸運讀過幾年原文書在國外生活過的朋友,
所以我向 Neil 提議把這些閃燈文章中文化,而他也很豪爽的答應了。
這是第一篇,原則上我讀到哪裡便會翻譯到哪裡,如果有天看到稿斷了就是我沒時間讀,或是為翻譯傷腦筋。
跟我其他不成熟的測試一樣,希望大家可以踴躍的給予經驗分享與建議,畢竟我也是在這些文章裡慢慢的學習,請先進們惠賜批評指教是為盼。
另外,這是有作者的文章,如果想轉貼,請把原作與譯作的網址附上,分享是一件好事,剽竊而占為己有則是很糟糕的事。
正文開始:
As photographers we're always looking for perfect light.
身為攝影人,我們總是在追尋完美的光線。然而,完美光線總是難以企及。
光線難以盡如人意,不過我覺得如果能夠好好的使用閃燈,便可以加強現場光線,
有時甚至可以控制現場的所有光線。
只要小心的使用閃燈,我便可以控制光線,也控制我的影像,
這樣可以超越只使用現場光所進行的攝影。
所以我不只等待完美的光線,我選擇利用所有可以用的光線,
同時我會使用閃燈去創造完美的打光。
作者 Neil van Niekerk (這...是德國人還是荷蘭人嗎?不過他說他來自南非,用的英語則是英式英語,現在人住在美東),提供有關於閃燈使用以及數位攝影的課程,同時也提供個別指導,以下是開課的日期與地點 (北美的讀者請留意)
Philadelphia, PA - April 23, 2007
Minneapolis, MN - May 15, 2007
Austin, TX - June 6, 2007
Portland, OR - August 7, 2007
課程細節以及註冊資訊請參考
課程大綱
基礎及簡介
現場光與閃燈
調節快門
打跳燈的技巧
無線 TTL
室外打閃燈
如何測光
閃燈補償
更多的範例
只有現場光時
閃燈包圍
閃燈 FAQ
在正課開始之前,有些話我要說在前頭:
- 這些文章原先是寫給那些在應用機頂閃燈仍有困擾的攝影同好看的,但同時也是為了反駁那些所謂『自然光攝影』的名士派的論調 -- 即使他們照出來的照片如此糟糕他們還是要堅持自然光攝影。
- 請不要因為範例照片,就以為這邊寫的只有跟婚禮攝影有關,這邊講的其實在許多攝影的領域都用的到,只不過作者本人的工作重心是婚禮攝影,所以作者就從這個領域去取財。
- 作者同時擁有 Nikon 以及 Canon 系統。用過或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機型包括了 Nikon D2x, D2H, D100, Canon 1Dmk2, 1Dmk2N, and Fuji S2。 可以說本篇討論的技巧,絕大多數與系統無關。
- 本篇所討論的範例照片都由數位相機拍攝。數位相機是學習攝影技法絕佳的幫手,然而,本篇所討論的種種技巧在底片機上仍然是一體適用的。
同時要聲明,這裡的所有影像作品最多也只有極少的後製,甚至完全沒有後製。但是作者會調整白平衡,微調亮度與對比,因我平日的raw 檔工作流程就是如此。
- 因為某種特別的原因,我的相機總是保持在手動曝光模式,不過在使用機頂閃燈的時候,我會交替使用TTL 閃燈模式 (如果我本人或是被攝影的人不能靜止下來的話) 或手動模式 (如果相對於閃燈來說被攝影的人是靜止的) 這裡有更多關於這些的討論
- 最後,當我提及『機頂閃燈』的時候,請記得我說的不是相機機頂上會彈出來那個內建的閃光燈,而是插在熱靴上那個有用得多的外閃。
01 - 如何讓閃燈的光線看起來不像是閃燈打的
我用閃燈用的很多,我大部分的照片都打閃燈 -- 甚至不只一支,但是我試著盡量讓人無法察覺。我幾乎總是有用機頂閃燈,但是我試著用柔光罩或是打跳燈,盡量避免直打。在戶外的時候我會使用現場光,而只用閃燈來減少對比與減少陰影。雖然有時候讓閃燈的光亮壓過現場光反而是比較好,但是請先試著讓閃燈看起來不那麼突兀。
讓我們先看幾張範例 (不然大家都睡著了),他們都是使用機頂閃燈的作品。
你首先會注意到,這些照片都無法察覺到閃燈光線所造成的陰影,我,憎恨闇影,尤其是閃燈光線所導致的明顯的暗影。我致力的理想目標便是你絕對不會察覺我用了現場光線以外的任何光線。有時候這個不容易達到,但這是我在每張攝影作品都努力去達成的目標。
Nikon D2H
Nikon 85mm f1.4
1/125th @ f2 @ 400 iso
手動模式; 矩陣測光
TTL 閃燈: 補償 -1.7
這是用 f2 拍的,開放的室內空間,跳燈打到我身後,打閃燈只是為了讓陰影變亮,你會注意到這裡沒有閃燈光線所造成的陰影。
在這裡我刻意不使用擴散罩(碗公),因為那樣可能會往前投射太多的光線,我需要讓所有的光線看起來都不是直射的光。
我使用這樣的設定因為我想要使用自然光,我只是需要在我身後跳燈能在我身後的空間中打出一些補助的光。我用大光圈 F2,而且現場還蠻亮的,我不需要從我閃燈裡打出太多的光線出來。
下一張照片,閃燈打向我的左上,這張照片裡閃燈也不是直打,因此也不會有閃燈光線的陰影。
Nikon D2H
Nikon 28-70mm f2.8
1/250th @ f4 @ 400 iso
手動模式; 矩陣測光
TTL 閃燈: 補償 +1
我把快門速度拉高是因為我想讓背後的鑲嵌玻璃窗保留它們的顏色,不會過亮爆掉。
新娘可以充分的被我的跳燈照亮,所以只需要調整快門速度 (我已經設定好了光圈與 ISO 值)
我就可以調整讓背後的窗戶曝光正常。
由於跳燈反射的表面顏色是跟沙子一樣 (譯註: 應該是指黃沙,如牆壁的顏色),
而這個顏色會影響到我的白平衡。不過因為我拍 RAW 檔所以沒差
這兩張作品的閃燈補償很不一樣,在第一張裡面,閃燈只是用來烘托現場的光線,所以閃燈出力被減弱了。
在第二張照片中,新娘的臉是完全吃到跳燈的光線,這時閃燈是我主要的光源,我可能得從 0 EV 開始試驗,不過經驗上我知道,新娘的臉很白,而白色的背景及禮服會影響我相機的測光,所以我把出力調大些。
接下來這張照片,我把閃燈直接向後打。
我建議大家,打跳燈的時候,不要以為只有在有天花板的地方可以打,看看你四周有沒有可以用來反射的任何表面,可以拿來打跳燈。
因為反射的表面遠大於閃燈的燈管面積,我可以馬上就讓閃燈的光線變得柔和,這就是我們跳燈的原因。
Canon 1Dmk2
Canon 24mm f1.4
1/20th @ f4 @ 640 iso
手動模式; 評價測光
TTL flash: 閃燈補償 -1.7
在拍攝前,我試拍了幾張,看看城市的光線怎麼樣曝光最理想。
然後我把新人請上去,因為我想要四處都拍拍看,所以我用 TTL 閃燈控制,
不過這也代表我必須作閃燈包圍曝光而且要調節一下閃燈的出力。
快門變慢是因為這樣才能捕捉到城市本身的光影。
因為閃燈的色溫與城市中光線的色溫很不一樣,所以我做了些後製。我拍 RAW 檔,作出兩張不同白平衡的影像,然後結合在一起。